香港政府統計處發表的對外商品貿易統計數字顯示,3月份香港有形貿易逆差減少至423億元,相當于商品進口金額的11.6%。其中,整體出口額和進口額均取得按年升幅,分別上升16.9%和13.0%。
具體來看,轉口與出口方面,繼2月份取得18.2%的按年升幅后,3月份較去年同月上升16.9%,合計金額為3219億元。其中3月份轉口金額為3177億元,上升16.9%,而港產品出口金額為42億元,升幅為16.8%。
進口方面,繼2月份取得25.4%的按年升幅后,3月份上升13.0%,總金額為3642億元。
首季,商品整體出口金額較去年同期上升10.3%,其中轉口金額上升10.4%,而港產品出口金額則上升4.9%。進口方面,商品進口金額上升10.7%。整體來看,首季有形貿易逆差1109億元,相等于商品進口金額的11.4%。
經季節性調整的數字顯示,第一季與上一季比較,商品整體出口金額取得1.1%的升幅。其中轉口金額上升1.1%,而港產品出口金額上升3.8%。同時,商品進口金額上升3.4%。
按國家和地區分析,3月輸往亞洲的整體出口金額上升19.0%。此地區內,輸往大部分主要目的地的整體出口金額取得升幅,尤其是印度(升77.3%)、臺灣地區(升37.1%)、越南(升17.6%)、菲律賓(升17.4%)、中國內地(內地)(升16.0%)和日本(升13.9%)。另一方面,輸往新加坡的整體出口金額則下跌4.6%。
同期,來自大部分主要供應地的進口金額取得升幅,尤其是韓國(升53.9%)、印度(升38.0%)、菲律賓(升32.8%)、臺灣地區(升23.3%)、內地(升12.1%)和泰國(升10.2%)。
香港政府發言人表示,在環球經濟改善下,商品出口在3月份維持強勁增長。輸往主要先進經濟體的出口明顯改善,而輸往內地及其他多個亞洲經濟體的出口則依然強勁。
發言人進一步指出,展望未來,環球經濟狀況逐漸增強,短期內應可繼續為香港出口帶來支持。然而,前景仍然存在不明朗因素,包括美國利率正常化、英國「脫歐」及其他歐洲政局發展、保護主義情緒可能升溫,以及不同地區的地緣政治局勢緊張。